|
|||||
|
|||||
|
为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,电建路桥公司党委按照集团公司党建“六个融合”要求,深度聚焦“四气”(看天气、接地气、鼓士气、聚人气),抓好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“新篇章”。 “看准天气”,把牢发展方向大局 电建路桥公司党委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方针政策,把党的领导和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”紧密结合起来,准确落实集团公司党建“21条意见”。将党中央关于国企党建的要求、国家宏观经济布局(如“新基建”、区域协调发展)、行业发展趋势等“大气候”,与企业的发展战略、年度重点任务、重大项目攻坚等“小环境”紧密结合起来。严格执行落实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确保党委在决策前首先学习领会党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方向,从源头上保证企业发展不偏航。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班子定期沟通协调机制,共同研究部署两个主题实践活动,使党建活动与经营目标同频共振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,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全方位梳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政策解读,在公司党委会上进行集体研究学习,并发至各部门和二级单位参阅。 “接好地气”,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自觉将党建工作的根须深深扎进项目一线和基层实践的沃土之中。一是整合组织资源。大力推行“支部建在项目上,党旗飘在工地上”的模式,确保项目建设到哪里,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,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。在项目一线“筑堡垒”、在重大工程、关键项目上,深化“党员突击队”、“党员责任区”、“党员示范岗”创建,将党旗插在攻坚克难最前沿。重点围绕两个主题实践活动,深入开展“厉行节约、勤俭办企”专项行动。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。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深度绑定,将项目成本节约率、风险化解成效、技术创新成果等关键经营指标,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。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,将党建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综合考评、干部任免、薪酬分配紧密挂钩,树立“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,政绩最终体现在发展成果上”的鲜明导向。三是整合党建力量。整合公司总部、基层单位党务工作力量,建立覆盖全面、层级清晰、责任明确的党建联系员/党建指导员/宣传指导员工作体系,形成常态化、制度化的沟通协调、联合研判、问题共商、资源互补的协同工作模式,通过加强重点事项及日常工作的督导和服务,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、互促共进。 “鼓舞士气”,激发干事创业斗志 积极整合企业内外的精神文化与榜样激励资源,点燃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。一是坚持榜样引领。深入挖掘和宣传我们身边的优秀党员、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事迹。电建路桥公司党委举办“先进工作者”“劳动模范”事迹主题宣讲活动,并在公众号对“两优一先”先进典型进行先进事迹展播,让先进典型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,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,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,形成“榜样引领、见贤思齐”的浓厚氛围。二是坚持文化引领。 将企业的“铁军精神”、“工匠文化”与党的“艰苦奋斗”、“担当作为”等优良传统相融合,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展厅、编纂公司《史志》、创建全国文明单位、开展企业文化再造升级等方式,让无形的精神力量化为有形的奋斗力量。三是坚持激励关怀。做有温度的党建,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和表彰激励机制,组织开展羽毛球比赛、篮球联赛、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加强职工关怀,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党组织,及时给予精神荣誉和物质奖励,树立“干与不干不一样、干好干坏不一样”的鲜明导向,让实干者得实惠,让有为者更有位。 “凝聚人气”,汇聚内外发展力量 通过党建引领,整合企业内部及合作伙伴、社会各界的力量,画好最大“同心圆”。一是整合内部人才资源。坚持“党管干部、党管人才”原则,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,通过“双培养”机制,实现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同频共振,凝聚企业最核心的人才力量。公司党委建立了“基石计划”青年人才及科技人才培养体系,完善干部公开竞聘、“以干代训”、挂职锻炼等选拔培养机制。二是整合外部合作资源。积极引导各党组织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、社区、业主、参建单位等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,在生产经营与市场开发等建立良好沟通渠道。通过共同开展主题党日、志愿服务、文化交流等,打破壁垒,增进理解,构建和谐的建设环境,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协同优势。三是整合社会责任资源。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抗险救灾、扶贫助学、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,组建“连心桥”志愿服务队,履行央企社会责任,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,增强党员队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,凝聚起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。 |
|||||
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