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
|
||||||
|
西北荒无人烟的沙漠、戈壁与荒滩,建起巨大的光伏、风力发电场,横跨千里,清洁能源毫秒之间实现“西电东送”;南方充电站内,一杯咖啡的时间,新能源汽车已蓄满动力……“十四五”以来,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能源变革,在中国辽阔版图上澎湃涌动,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江西水电紧扣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把自身发展嵌入国家战略蓝图,立足“风光水火氢醇”多能互补、“发输储用造”一体发展路径,在能源发展绿色转型上提挡加速,扛起央企的使命担当,为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“电建力量”。 驭风逐光 绘就“十四五”发展新图景 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逐“绿”而行,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。如今中国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,占全球三分之一。全社会用电中,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的馈赠。 向绿、向蓝、向太阳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江西水电在不断拓展中,实现从“零星布局”到“集群发展”的华丽转身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国内25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承建“火风光储制研”“风光储一体化”“渔光互补”“防沙治沙”等新能源工程170余项目,其中,不同电压等升压站70余座,集电线路及项目出线里程达3200余千米。 乘清洁东风,开启绿色发展之门。江西水电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,落实推进降碳、扩绿,深度参与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,勾勒出绿色发展的生动样本: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乌拉特后旗光伏发电场,411000余块光伏板宛如一片“蓝色海洋”,与沙海形成壮观的生态画卷;广宁洲仔风电项目一座座彩绘风机,在群山之间展现“风光无限”新风景…… 从内蒙古的防水治沙光伏矩阵,到广东的山地风电项目;从江苏的分布式户用光伏,到新疆的雪山风电。一排排光伏、一座座风机,分布在水上、山地、草原、沙漠、戈壁与荒滩,与流水、云海、山峰、村庄交相辉映,美不胜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,成为当地的一道道独特的绿色能源新图景。 这些成绩,离不开一场刀刃向内、向新、向未来的新能源电网重塑。这些年,江西水电建成的这些新能源项目,第一时间参与“春节保供”“迎峰度夏”战役,成为各大电网应对“尖峰时刻”的“定海神针”,以实际行动为“美丽中国”建设和国家“双碳”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。 驭风逐光,新能源的发展给了企业发展的机会。这些建成、在建的项目,充分展示江西水电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,建立起具备行业认同与市场响应力的品牌形象。 向新逐绿 扛起“能源保障”央企担当 进入“十四五”,为响应、落实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和能源转型战略,在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激增、项目运维需求井喷的大背景下,专业化运维已经成为解决规模化与精细化管理矛盾的关键。2021年,江西水电以此契机成立运营维护公司,通过专业化分工解决项目点多面广、管理复杂的难题,破解公司“重建设轻运维”痛点,筑牢能源安全屏障。 2022年,刚成立的运维公司承揽惠东多祝镇200兆瓦光伏电站、大城县盾安子牙河100兆瓦风电场等13座风电、光伏发电厂站运维项目,业务辐射江西、陕西、广东等6个省市,项目装机容量达1.36吉瓦。一线运维人员以铁肩担起重任,担当设备安全运行、保供保电“急先锋”,用汗水呵护着电网,用责任守护光明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江西水电始终把保障能源供给、维护能源安全作为“国之大者”,统筹抓好设备稳定运行工作,圆满完成“春节保供”“迎峰度夏”“国庆保电”等重点时段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任务。尤其在迎峰度夏期间,运维公司长时间保持20余个发电场站机组全面安全运行,为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创新实践样本。 技术创新需要实践检验,江西水电集风能、太阳能、储能于一体的能源综合运维平台,以自主创新为引擎,加速构建安全可控的能源技术体系,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。特别是在2025年,承接运维项目23个,业务拓展到海南、新疆、云南、宁夏等10个省市、自治区,装机容量成倍数增长,超4.2吉瓦。 向“新”逐“绿”,从无垠荒漠到璀璨“蓝海”,从风车林立到智慧储能,江西水电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赋能、布局多元,积极深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,扛起能源保障担当,书写央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担当作为。 绿能澎湃 擘画“乡村振兴”璀璨篇章 回望“十四五”,江西水电以战略眼光布局“多能互补”,将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战略主攻方向,争做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”的担当者、“助力‘双碳’目标、建设美丽中国”的践行者,全力迈向含金量更高、驱动力更强、绿色底蕴更足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 2025年夏季,热浪席卷全国,多地用电负荷持续攀升、连创新高,电力“迎峰度夏”迎来关键考验。江西水电210余名运维人员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社会责任和民生重担,在37个光伏、风电电站保供一线,战高温、斗酷暑筑牢安全防线,特巡特护全力应对高温“烤”验,硬核确保“满格供电”,守护万家灯火。 这些年,责任担当始终是江西水电的鲜明底色。连续4个春节,有500余名运维员工在坚守风电、光伏发电场站一线,保障电站随调随启与电网安全,用坚守当好春节“掌灯人”;面对山火、台风、特大暴雨等20余次危情灾害,江西水电员工在关键时刻,明知危险仍奋勇向前,以央企担当守护国家和群众财产,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屏障。 以新能源工程建设为契机,江西水电在全国各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九江新塘、常德安乡等12个“渔光互补”项目采用以“发电、养鱼、环保”一举三得的模式,打造地标打卡景点,绘就乡村新图景,多点发力助力乡村振兴;巴彦淖尔等5个防沙治沙项目构建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固沙、板间种植”立体生态体系,达到治理和修复沙漠生态环境的目的,真正实现以生态“含绿量”提升经济发展“含金量”。 江西水电挑战一系列困难,在肇庆广宁彩绘风电项目在海拔800多米的群山之间,以巅“风”之作,在广宁绘制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,助力当地乡村建设。在旭晟、铭昊新能源20万千瓦平价上网光伏扶贫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,促进当地村集体二次创业,帮助村民增收,成为乡村振兴“阳光增收”的新动力,并为退化草场的再利用蹚出一条新路。在麻叶湖光伏电站灾后重建中,攻克诸多技术难关,经历67个日夜,重塑当地乡村振兴新图景,铺展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百姓安乐的生动画卷。 山高路远,终向光明。江西水电必将延续辉煌,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以更足绿色底蕴、更强发展动力,谱写绿能助振兴的璀璨篇章。 |
||||||
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|
|
|





